Please note that JavaScript and style sheet are used in this website,
Due to unadaptability of the style sheet with the browser used in your computer, pages may not look as original.
Even in such a case, however, the contents can be used safely.
2014-6-23
信息通信技術(ICT)的迅速發展和革新,為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社會問題和經濟預測等在內的重大課題提供了強大的支撐。近日,在北京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上,NEC全球董事長矢野薫基于多年經驗,對如何“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北京城市發展品質”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進入本世紀以來,世界經濟一直持續增長。雖然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些許減速傾向,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頭依舊堅挺。同時,以網絡帶寬和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信息通信技術在這些國家和城市的經濟發展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ICT領域的技術革新速度迅猛、日新月異。目前,大數據和物聯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來解決環境保護問題和經濟發展預測等重大課題,已經成為全世界ICT領域人士的共識。
ICT在城市建設中的使命
據聯合國官網的預測數據,至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90億人。人口將更為快速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居民人口的比率,即城市化率將從目前的50%上升到70%。無論是持續飛速發展的北京、東京,還是紐約等世界大城市的發展事例無一不證明:城市化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
以城市為中心的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的結果會是怎樣的呢?根據估測:截止2050年,對能源、水、糧食等資源的需求將增至當前的1.5倍至1.8倍以上。能夠有更多的人享受富足的生活,對于人類來講固然可喜,但另一方面,則要求經濟保持穩健發展,而滿足資源需求更是最根本的必須條件。
目前,北京市的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究其根源,交通物流效率與經濟實體發展的不均衡、人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巨大能源需求等是十分顯而易見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局限于北京市,我本人長年生活的東京,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完全相同的問題。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也會出現如當年日本的境況,將要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變化。但是,如果城市面臨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社會的持久性則無法維系,最終必然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癥結。
在我們考慮如何應對和解決能源、交通堵塞、社會老齡化等問題之際,ICT作為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一定會為建設高效率城市基礎做出非凡的貢獻。而建設高效率城市基礎正是智慧城市的本質所在,也是今后ICT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使命。
當前的城市建設正以各種形式利用ICT。在行政、機場、鐵路、公路、通信和廣播等承擔城市功能的重要機構里,以ICT為核心的系統、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撐著城市的發展。這些系統準確地運作著城市產生的信息、傳播的信息、生成的新價值,支撐和豐富著人們的生活。
通信網絡基礎是重中之重
本屆大會議題為“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北京城市發展品質”,我想強調的是: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中,ICT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通信網絡基礎更是重中之重。尤其,對于依賴大量信息流通的現代經濟社會而言,通信網絡基礎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
很多城市對通信網絡基礎建設的完善卻往往依照不同經濟主體的需求進行,主要范圍僅限于接入網的末端領域。但是,在無線網絡中,人們考慮這個問題的必要性越來越小。
當我們放眼未來10年、20年的長遠城市發展計劃的同時,時代還要求我們必須把握當前的經濟形勢、人口分布、人流和物流等動向,開展綜合性的調整和運營。因此,通信網絡基礎建設需要在國家和城市政府的主導下,由提供實際服務的通信運營商基于縝密的構思制定充份的計劃。通信網絡基礎建設的普及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同時,當我們從一個國家的GDP和該國寬帶網絡普及率的角度去觀察兩者的關系時,可以明確地看到通信網絡基礎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2013年8月,中國國務院發表的“寬帶中國”戰略實施計劃中指出:中國須在2020年之前,大幅度縮小寬帶網絡領域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旨在讓國民能夠盡快充分享受寬帶網絡所帶來的經濟成長、便捷的服務和經濟發展的商機。
同時,我還得知,2013年6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出臺了“寬帶北京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該計劃中提出的目標是:到2015年底,實現家庭寬帶接入能力超過百兆,重點企業寬帶接入能力達到萬兆,使用十兆及以上帶寬的互聯網用戶比超過75%,加快4G網絡建設并率先覆蓋五環路以內的區域。
這些計劃對中國和北京市的經濟發展無疑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歐美一些國家推出“國家·城市”寬帶功能強化計劃,大多數計劃都將擴大固網光纖通信容量作為主要目標之一。正如許多調查報告所指出的那樣,由于歐美各國在較早時期便轉型推動移動網的普及,因此,這些國家的固網并未得到充分的普及,質量方面也有些差強人意。由于LTE技術的出現,移動寬帶網實現了網絡的高速化,卻未能滿足城市功能未來發展中對通信網絡基礎的要求。我認為通信網絡基礎建設絕非單純的電話服務網絡,而是支撐所有城市功能中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以往的通信網絡基礎建設投資,不僅耗資巨大,還受制于頻率、網絡容量的物理上限,難以實現對持續暴增數據的高速傳輸。作為解決這一課題的新通信技術——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倍受矚目。以往,我們改變網絡結構時,必須拔掉設備網絡連線重新布局之后再連接,但SDN卻可以通過自由控制軟件加以實現,不僅可以自由設定設備連接的順序,還可以彈性設定各條線路的速度和數據量的規則。
SDN技術不僅可以控制和避免網絡擁堵,還能夠實現對網絡基礎設施的高效利用,提高系統整體的可視化和安全性,削減運營成本。作為社會基礎網絡,SDN可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由于SDN尚屬新興技術,目前并未在通信網絡基礎的主干網上使用,但已經有企業等開始小范圍使用。
對提高北京市城市發展品質的建議
基于提高北京市城市發展品質、把握社會經濟變革的新機遇、打造智慧城市等目標,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強化城市發展的基礎—通信網絡基礎的建設。我認為,北京應該重視建設與首都功能相匹配的高度可信賴、便捷的網絡。據悉,最近中國正在醞釀一個覆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區的“首都經濟圈”發展構想,如此以來,就更要注重交通、物流網絡對周邊地區的延伸性和擴展性了,利用ICT打造交通、物流的網絡基礎將成為社會經濟變革的巨大契機。此外,當站在長遠角度來思考網絡的利用和擴展,以及引進新技術提高運營成本效率時,北京市還需要有意識地考慮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問題。
第二,重視其他社會基礎和產業對ICT的充分、有效地利用,以及對承擔產業發展重任的人才培養。無論是應用程序領域,還是網絡系統和傳感器系統領域,ICT領域的核心當屬軟件技術。實際上,現在絕大多數ICT專家都認為社會現有的各種系統今后必將走向“虛擬化”,亦即軟件控制系統。我料想,未來的軟件企業必將在北京市居于十分重要的定位,同時,對精通各種社會基礎網絡和熟悉系統知識的軟件人才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多,人才培養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
最后,伴隨著通信網絡的普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將信息的靈活性和經濟發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變得十分重要。信息猶如一把雙刃劍,關鍵是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機制,使大家都能夠自由地轉發信息、流通信息、參考信息。目前,很多國家的政府都在積極推動“開放性數據”。當然,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我們不能忽略對信息安全保護措施的重視和強化,以確保我們可以安心、安全地在廣泛領域積極發揮數據的作用。
利用ICT實現社會基礎網絡的高度化、推進經濟發展和產業的高度化是沒有一個明確終點的。但是,隨著網絡帶寬和云計算的進化,使得這一方向已經從構想階段邁入實施階段。ICT本身已經成為社會最重要的發展基礎。
************************************************************************************************************************************************
<媒體聯系>
NEC(中國)有限公司
企劃部 陳抒
電話:010-59181158
E-mail:chen_shu@nec.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