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note that JavaScript and style sheet are used in this website,
Due to unadaptability of the style sheet with the browser used in your computer, pages may not look as original.
Even in such a case, however, the contents can be used safely.
時間:2011-11-15
近日,臺灣氣象局海洋綜合觀測系統的建造工程宣布完成,這套系統從設計到施工均由NEC統籌完成,將對臺灣東方外海的地震活動頻繁區域進行地震觀測與周邊環境監測。臺灣中央氣象局于2009年9月向NEC正式采購該項目。
海洋綜合觀測系統是在海底深度約三百公尺的海洋觀測點上,鋪設地震儀與海嘯計等海底觀測設備,系統經由海底電纜光纖,24小時不間斷的將實時數字信息從海底觀測設備傳送至地面。此次是從臺灣東方的頭城鋪設一條全長45km的海底電纜,在電纜的前端設置一臺NODE(科學觀測節點),從這臺NODE再外接寬帶地震儀、強震儀、海嘯壓力計、溫鹽儀、水下聽音計(Hydraulics Phone)各一臺。如此一來,通過NODE不僅是觀測地震、海嘯,也可觀測海底環境等,可進行多元的海底觀測。另外,因為各個機器與NODE的連結采用了可于水中拆除的連接器,所以可配合后續需要,追加新的觀測設備;即使觀測設備故障時,也能輕松更換。
該系統沿用了日本「海底網絡系統開發案」的技術成果。「海底網絡系統開發案」是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受日本文部科學省所委托的「地震?海嘯觀測監視系統建構」研究。
NEC從1979年首次于日本的東海海域鋪設海纜式實時海底地震觀測系統開始,至今系統鋪設已覆蓋日本沿海的9處海域,從系統設計到工程設置均由NEC統籌執行。另外,NEC已鋪設的系統均維持零事故紀錄。今年東日本大地震時,觀測系統也持續將寶貴的數據傳送至地面。